什么是“第一意识”?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张贺兵说:“所谓第一意识就是要树立‘学生第一’的意识,根据学生的需要,开拓创新,立德树人,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p>
小时候,有人问张贺兵:“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他的回答是:“当老师!”中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师范学校,真的成了一名老师。
当老师后,有人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张贺兵的回答是:“当一名好老师!”
在张贺兵看来,好老师要有“三心”,一是责任心,二是耐心,三是爱心。
“三心”使得张贺兵迅速成长,他由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成长为广阳区教育局副局长,在先后出任廊坊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廊坊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之后,又于2019年5月出任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
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成立于1910年,系一文人所办“北昌初小”,1949年以后改称“北昌小学”,1982年改建为廊坊师范附属小学,2003年改称“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是廊坊市教育局直属小学。张贺兵上任以后,紧紧围绕“办出特色,教出风格,创建全市领先、全省知名的学?!钡陌煅勘?,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保砸缘闷稹袄确皇械谝皇笛樾⊙А闭飧雒频脑鹑胃?,广泛在教职员工中树立“第一意识”。
小学教育跟张贺兵从事过的中学教育和特殊教育相比更有其特殊性。张贺兵认为:“小学教育是为孩子一生奠基的教育。小学六年,影响一生?!?/p>
多年以来,大家都在用考试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规范”小学生,仿佛只要语数外考分高就是好学生,严重阻碍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张贺兵比喻说:“大自然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各有各的本领。我们的小学教育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本领,通过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这四个维度为他们创造学习条件,绝不能把大象、猴子、老虎放到一起,只让他们比赛爬树这一个项目?!?/p>
根据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实际情况,张贺兵上任伊始就决定,以社团活动为教育手段建设“三点半课堂”:一方面解决学生家长“三点半”困难,一方面逐步解决“小胖墩、小豆芽、小眼镜”问题,以学生兴趣提升学习能力。
2019年,“三点半课堂”在廊坊市尚无先例。暑假期间,张贺兵派出由主管校长领队的考察团去石家庄维明路小学等学校参观考察学习,很快形成了考察报告,制定了《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课后服务(“三点半课堂”)实施方案》。
2019年9月新学期开始以后,廊坊市第一家“三点半课堂”在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正式实施。一时间,全校2000多名学生就有1600多人报名参加,书法班、合唱班、科技班、乒乓球班、足球班……都呈现出人如潮涌的景象。
张贺兵说:“受场地和教练的限制,我们的足球班招生40名,但有260人报名?!?/p>
招生人数少,报名人数多,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
张贺兵说:“小学生的兴趣都不是单一的,招生之前我们的报名表就设置了多个选项,因此每个小学生都有多次选择的机会??梢运担壳拔颐堑摹惆肟翁谩峭耆梢月闼醒难靶枨蟮?。”
从“无”到“有”,“三点半课堂”不但受到学生的欢迎,更获得了学生家长的肯定和赞扬。有很多家长自发给学校和老师写来感谢信、送来锦旗。
张贺兵指着办公室里的多面锦旗说:“能够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认可,我们很高兴!”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对此,张贺兵信心满满。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的“三点半课堂”在经历了两年多的实践之后,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的阶段,正在走向“从有到好”的目标。
如何做到“从有到好”?张贺兵给出了解决方案:“我们已经走过了从提供看管的基本服务到开设多样兴趣活动的阶段,正在进入了课后服务升级阶段。我们计划加大引进校外优质服务项目,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服务,以‘第一意识’打造我们‘三点半课堂’的第一高度。”
据悉,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三点半课堂”拥有三大特色:第一,全覆盖,可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第二,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兴趣需要;第三,立德树人,可以满足全体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需要。
新学期开学以后,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将与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联合打造“光明小记者”项目,培养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点亮小学生的梦想,提高小学生的观察思辨、沟通表达、合作共处、创新创造等能力。
张贺兵说:“创新无止境。我们要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为学生做好‘双增’服务,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自信,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不辜负学生家长的希望,也不辜负‘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这个称号?!保ㄍㄑ对?田志友 记者 张甜歌)